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商业交付
锂金属负极由于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(3860 mAh/g)以及最负的电极电(-3.04V vs. 标准氢电极)被誉为电池负极材料的“圣杯”。但锂金属电池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使用锂金属带,这给实际加工和电池组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。与此同时锂金属的高昂成本和制备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也限制了锂金属电池的规模应用。
锂金属电池/无负极锂金属电池的结构示意图
金羽一代锂金属电池进行的穿刺测试
在一代锂金属电池产品交付客户的基础上,我们开发了二代无负极锂金属电池产品。代表型号容量为15Ah,质量能量密度超过420Wh/kg,体积能量密度超过1100Wh/L。在前期客户样品验证获得通过的基础上,金羽新能进一步解决了无负极锂金属电池量产的多项技术难题,包括超薄铜箔快速切叠、新型电解液大批量制备、体积膨胀约束工艺等。实际飞行测试表明,客户无人机续航时间从30分钟提升到60分钟以上,极大提升了无人机的作业范围。
超薄铜箔的无涂布切叠工艺
客户至上,产品为王。面向客户需求,金羽亦开发了300Wh/Kg以上高功率系列电池和10分钟超快充半固态电池产品,我们将继续探究其性能边界,用先进电池技术服务低空经济等行业发展。
资讯动态